欢迎访问 卫生内参!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县级中心 调研选题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卫生讲座

“咳”不容缓!家庭雾化早知道 | 科普时间

发布时间:2023-11-26 06:24:32 作者:佚名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天气越发寒冷,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日渐增多,而咳嗽、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具一张雾化处方。那么,什么是雾化?哪些药物可用于雾化?如何操作雾化以及需要注意什么?让我们一窥究竟。

  什么是雾化

  雾化是雾化吸入疗法的简称,是指用专门的装置将吸入药物分散成气溶胶的形式,吸气时气溶胶随气流进入呼吸系统的给药方法。它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达到洁净、湿润气道局部和全身治疗的目的,目前已成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因其可直接作用于局部发挥作用,患者的接受程度高,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使用这种给药途径。

  药物都能用来雾化吗

  只要是药物,就可以用来雾化吗?这当然是不对的。选对雾化药物需要关注两点,一是药名含有“吸入”二字,二是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一项中注明“经合适的雾化器给药”。

  虽然目前在临床上还是会遇到将注射剂用做雾化吸入药物的情况,但这样的方式多数是不推荐使用的,如氨溴索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等,就有被用作雾化吸入药物的情况。

  

  注射剂不推荐雾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雾化吸入药物的理化及药理学特性均有特定的要求,如雾化粒径。影响雾化吸入疗效最主要的因素是有效雾化颗粒直径,雾化颗粒应能沉积于气道和肺部,并产生治疗作用。如果雾化颗粒直径>5.0微米,多达到中央气道(气管和支气管),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如果雾化颗粒直径<0.5微米,虽能达到末梢气道(细支气管、肺泡),但潮气呼吸时,90%的药物微粒可随呼气排出体外;雾化颗粒直径为1.0~5.0微米较为适宜,可达到中间气道及以下(支气管)。

  因此,有效雾化颗粒直径达不到要求,就不能起到雾化治疗的效果;二是注射剂中的辅料可能引起气道痉挛、呼吸困难,甚至诱导哮喘发作,导致严重的后果。

  雾化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常见的雾化药物包括以下四类: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吸入用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用抗胆碱能药物、吸入用祛痰药物。

  吸入用糖皮质激素

  具有抑制呼吸道炎症反应、减轻呼吸道高反应性、缓解支气管痉挛等作用。与全身应用激素相比,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用药剂量小,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给药途径特殊,糖皮质激素吸入后沉积在口咽部,喉部易出现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口咽念珠菌感染、口腔溃疡、口干、声音嘶哑、咽喉炎、支气管痉挛等。雾化后立即洗脸、漱口,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局部不良反应。

  吸入用β2受体激动剂

  可增加由于阻塞性肺病降低的黏液纤毛的清洁功能,从而加速黏液分泌物的清除。但由于其对β2受体的激动作用,少数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骨骼肌震颤、外周血管舒张、头痛及代偿性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

  吸入用抗胆碱能药物

  可起到支气管扩张的作用。但由于其对胆碱能受体的拮抗作用,患者可出现头痛、口干、心动过速、心悸、恶心、胃肠动力障碍、尿潴留以及眼部的不良反应,如瞳孔扩大、眼压增高等常见不良反应。合并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患者使用后,可能会使原有疾病加重,必要时可更换药物。

  吸入用祛痰药物

  主要有乙酰半胱氨酸。这是一种可降低痰液的黏度、使痰易于咳出的药物,适用于黏液分泌物过多的患者。但由于有硫磺味,可能刺激患者口鼻咽部,出现鼻液溢、口腔炎等症状;可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胃溃疡或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甚至可能加重原有的胃溃疡症状,因此当与其他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合用时,患者要慎重选择。乙酰半胱氨酸会与橡胶、铁、铜等发生反应,所以患者做雾化吸入治疗时,应采用塑胶和玻璃制喷雾器,使用后需要清洗喷雾器。

  

  总之,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达到洁净、湿润气道局部和全身治疗目的给药方式。虽是局部用药但也有不良反应,因此不能自行用药,患者应用时需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雾化前建议空腹,清理鼻腔分泌物,不抹油性面霜。雾化后注意漱口、洗脸,以减少药物的全身吸收。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副主任药师  武丹威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药师  杨毅恒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jkcj/202311/15b64904de6c455299ae31201b47fc0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健康产业项目|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卫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卫生内参 wsnc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8924号-111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