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挡不住年轻人“向海南”
发布时间:2024-08-13 21:00:25 作者:佚名 来源: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海峡天堑没有挡住岛外人口流向海南。《2023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海南全省常住人口1043.21万人,比上年增加16.19万人,增量超过上海、江苏,居全国第三。在全国人口发展呈现新常态的情况下,海南何以实现人口较大幅度增长?
1 出生人口下降趋势改变
记者从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了解到,自2016年以来,海南人口出生总量除2017年略有增加外,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幅度还比较大,2022年比2017年少出生4.55万人,下降幅度达到34%。到2023年,海南全省出生人口总量有所回升,据海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省出生人口为9.6万人,比前一年增加0.8万人,出生率为9.28%。同期死亡人口为6.7万人,比前一年增加0.39万人,死亡率达6.47%0。也就是说,2023年海南自然增长人口为2.9万人,不足当年人口增量的20%。
2 自贸港建设吸引人口流入
2023年,海南机械增长人口即跨省净流入人口超13万人,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海南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自2018年以来,国家推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省积极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等人才,可在海南省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落户,自落户之日起在购房方面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该省还统筹公安、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医保、出入境管理等部门,制定出台人才落户、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各方面服务保障政策。
随着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经济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海南全省生产总值达7551.18亿元,在31省份中排第28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海南全省生产总值增速达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二。经济快速发展对年轻人吸引力在不断增大。据海南省发布的数据,海南自贸港建设近5年来引进各类人才近70万人。
3 人口增长主要流向三个地级市
海口、三亚、儋州是海南人口较多的几个地级市,也是接纳流入人口较多的城市。2023年,省会海口常住人口达300.16万人,比上年增加6.19万人;三亚常住人口为110.6万人,比上年增加4.01万人;儋州常住人口为101.56万人,比上年增加3.41万人。2023年,这三个城市共增加人口13.61万人,占全部流入人口增量的84%。常住人口稳定增长,使海南的劳动人口不断增加。海南省统计局人口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海南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663.5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3.61%;与上年相比,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增加8.1万人;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11.02年,比上年增加0.2年。
由于城市发展不平衡,海南各地留住人才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海口利用省会城市优势条件,加快江东新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条件;儋州充分利用洋浦经济开发区优势,发展现代工业;三亚加快崖州科技城建设,利用得天独厚的热带滨海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观光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从全省来看,随着崖州湾实验室、深海技术创新中心运行以及商业航天发射场即将投入使用,一批顶尖的高水平科技平台在海南相继落户,让海南拥有了国际一流科研条件和创业环境,为人才在海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为海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提供了条件。
4 海南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全国总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很多省份出台鼓励外地人口落户的优惠政策,海南也面临人口流入減少的压力。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测算,海南省2023年15至49周岁育龄妇女人数为234.87万人,比2015年减少了14.58万人,8年间下降了5.84个百分点。2023年,全省20至29周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为54.19万人,比2015年减少了26.43万人,下降幅度达到32.78%。15至49周岁育龄妇女减少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海南人口出生总量在减少。20至29周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减少也一定程度上使海南一孩的出生人数在减少。这些给海南人口高质量发展带来挑战。
海南省全员人口信息库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海南的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和平均初育年龄都在逐渐升高。到2023年,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上升到27.07岁,平均初育年龄上升到27.97岁。海南省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海南省的结婚对数在不断下降,从2013年的91214对下降到2023年的51431对,与之对应的离婚登记数量却在逐年上升,从2013年的9776对上升到2023年的12713对,高峰期的2020年达到19721对。
人口出生减少的原因包括:部分青年婚恋观念改变,选择过单身生活,不结婚、不生育。婚前买房、买车,结婚费用偏高,致使部分青年结不起婚。部分夫妻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已悄然改变,选择不生育。生育、养育、教育费用大幅增加,部分夫妻不敢生,尤其是不少第一胎生育男孩的夫妻,放弃生育二孩。2017至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海南省都做过人口生育意愿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居民想生二孩的比例不太高、生育三孩的意愿较低,经济压力大和时间精力不足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5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将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为创造良好人口环境,推进自贸港建设,海南通过自贸港建设的政策优势,吸引更多人才到海南定居,充分挖掘各个年龄段人口潜能,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使人口红利、健康红利、人才红利成为海南发展的动力。
目前,海南正在积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推出了出生“一件事”集成服务,将新生儿出生后须办理的户籍登记等5个民生事项整合成出生“一件事”一次办,将“群众反复跑”变为“最多跑一次”,使全省数十万群众从中受益。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与诊治项目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事项,打造新生儿先心病防治“海南模式”,实现“先心病不出岛”目标。2024年,海南省人大七届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增加婴幼儿托位数量”民生项目,2024年度省级财政将投入6250万元,给予新增托位每个1万元建设补贴。
该省还修改完善了《海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出台更多生育支持政策,给予二、三孩家庭子女生育补贴。五指山市、万宁市出台生育补贴政策,给予二、三孩家庭在子女年满3周岁前每年5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生育补贴。
为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海南强化孕产妇安全管理,实施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新生儿先心病筛查与诊治等项目,加强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地贫筛查诊断服务,阻断重型地贫发生。
眼下,海南省委财经办牵头,正在组织省卫生健康、教育、发展改革等20个部门起草《关于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全面系统构建促进海南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框架。
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义务教育、妇女就业、住房、生育等方面的服务保障机制,保障性住房和公租房向多子女家庭倾斜,推动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化、均等化,增加学前教育服务供给,优化各学龄阶段公立教育资源,缓解“上学难”问题。完善生育后再就业、灵活就业支持政策,保障妇女就业合法权益等。
原文链接:http://wst.hainan.gov.cn/swjw/ywdt/mtjj/xwxc/202407/t20240731_37073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推荐
- 2025-04-15创新药硫酸艾玛昔替尼...
- 2025-01-23实施“乙类乙管”后,...
- 2025-01-10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
- 2025-01-10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
- 2025-01-10广西血液中心开展20...
- 2025-01-10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