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卫生内参!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县级中心 调研选题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基层卫生

淋雨十几分钟确诊脑膜炎!雨天回家做好这三件事→

发布时间:2025-09-04 08:35:44 作者:佚名   来源: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近期阵雨频繁,有时在外走着突然就下起了雨,如果没带伞,难免会淋湿。然而,一次看似普通的淋雨,却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风险。

  8月份,河南的海女士在外突遇暴雨,所穿的雨衣未盖到头部,就这样淋了十几分钟的雨。到家后她又忙着给孩子洗澡,没顾上自己,结果晚上突然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短暂失忆,确诊病毒性脑膜炎住院治疗。

  此前,湖南长沙一29岁男子下夜班途中淋雨,全身湿透,当晚出现发烧伴头痛症状。次日病情迅速恶化,体温升至39.5℃,头痛剧烈,并伴随恶心、呕吐、畏光、颈部僵硬,甚至出现意识模糊。经头颅CT和腰椎穿刺检查,男子被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因病情危重,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淋了一场雨为什么会诱发脑膜炎?淋雨后应该怎样处理?一、淋雨后不当回事?当心脑膜炎找上门

  人在淋雨受凉后,机体抵抗力下降。这时,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更容易扩散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常见的脑膜炎有以下四种:

  ■ 细菌性脑膜炎

  淋雨后,原本潜伏在鼻咽部的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或邻近组织(如鼻窦、中耳)的感染灶扩散,突破血脑屏障,侵入颅内引发感染。

  ■ 病毒性脑膜炎

  通常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引起,可通过飞沫、粪-口等多途径传播。

  ■ 真菌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容易攻击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 寄生虫感染引发脑膜炎

  吃一口没煮熟的生鲜,或在野外游泳时呛水,都可能让阿米巴原虫、广州管圆线虫和囊尾蚴等寄生虫进入人体,引发脑膜炎。

  这类疾病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二、从发病到死亡最快只要24小时

  脑膜炎早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易与感冒混淆,但症状往往很快加剧,部分严重病例从发病到死亡,最快只要24小时。脑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 头痛

  剧烈头痛,难以缓解。严重时伴恶心、呕吐,甚至是喷射状的呕吐。

  ■ 发热

  持续性的高热(39-40℃以上),一般的抗菌治疗难以控制体温。

  ■ 颈项强直

  表现为颈部酸痛、僵硬,颈部屈曲受限。

  ■ 精神状态改变

  感到疲倦、嗜睡、烦躁、畏光,甚至出现癫痫发作、抽搐、休克等症状。

  对于婴幼儿、老年人等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预防脑膜炎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已经引入了多种脑膜炎疫苗,如A群流脑疫苗、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

  但接种疫苗并不能保证对所有类型的病菌都有效,也无法覆盖全部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脑膜炎仍以加强个人防护为主。平时注意保暖,不要过度劳累,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三、淋雨、涉水后做好这三件事!

  雨水看似干净,但降落过程中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汽车尾气颗粒等污染物,同时,还携带了细菌、真菌等致病菌。

  淋雨、涉水后,要做好以下这三件事:

  ■ 彻底清洁

  热水能促进血液循环,尽快用热水洗个澡,好好清洁头皮和头发。洗完要立即吹干头发,预防感冒。

  如果蹚了积水,要重点清洗脚部,去除泥沙等污染物,再用肥皂或沐浴露清洗。若皮肤破损或雨水进入耳朵,可用无菌棉签蘸点酒精或碘伏,轻轻清理。

  ■ 衣物消毒

  淋过雨的衣服带着各种污染物,回到家后尽快脱掉,和其他衣服分开清洗。可用消毒液浸泡再洗,彻底杀菌。蹚水湿透的鞋子应清洗晒干后再穿。

  ■ 注意保暖

  淋雨后身体受寒,要及时换上干爽保暖的衣服,喝点热水热汤,帮助身体迅速恢复正常温度。

  同时,注意不要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容易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甚至诱发心肌炎、脑膜炎等疾病。

  特别提醒:

      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出行前查看天气,常备雨具。淋雨后不要掉以轻心,及时做好个人清洁。若出现头痛、高热、脖颈僵硬等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健康产业项目|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卫生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卫生内参 wsnc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8924号-111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